2020年9月22日,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:“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”此后,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一度成為熱詞,引發廣大網友的熱切關注。所謂“碳達峰”就是指每年的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后不在增加,且由增轉降,稱為“碳達峰”,而所謂“碳中和”則是指一段時間內碳排放量等同于消除量,兩相抵消形成平衡,稱為“碳中和”。
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是我國基于當前生態環境惡化、極端氣候頻發、經濟損失慘重、人類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以及我國能源結構不合理、發電嚴重依賴煤炭、生活浪費嚴重等情況下經過慎重研判后提出的偉大愿景,這不僅會深度改變大家的生活方式,更是為我國在新能源探索與運用上彎道超車、為改善氣候條件、為全球人類生存作出的重大貢獻,在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治理中提供的“中國智慧”和“中國方案”,而其實現還需各方努力。
中國提出“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”的“雙碳”目標,這將會對我國的能源結構升級、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作出重大影響。對此,請談談你的看法。
1.概括、解釋話題并表態。
中國提出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的“雙碳”目標,是中國承擔大國責任的體現,也是我國堅持走生態優先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的表現。這不僅是未來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,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。
2.結合實際進行分析。
(1)背景。①全球氣候變暖。極端氣候頻發,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,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。②能源結構不科學。嚴重依賴化石能源,威脅我國能源安全。③生活浪費嚴重。生活物質水平的提升導致生活觀念的變化,能源浪費嚴重。
(2)意義。①保護生態環境。減少碳排放,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助力,堅持走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。②利于調整能源結構。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,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,增加新能源開發的動力,進一步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。③踐行綠色生活理念。營造低碳生活的良好社會氛圍,培養綠色生活方式。
(3)問題。①全球氣候問題非以中國一國之力可以達成,國際間合作有難度。②短期內企業生產與居民生活受到影響,例如當前部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、居民用水用電受到影響等,可能造成群眾對“雙碳”目標的不理解。③能源結構的調整以及群眾生活方式的轉變都需要時間,一時之間可能難以見到成效,打擊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信心。
3.提出解決對策。
(1)加強國際合作。利用好全球氣候大會等平臺,呼吁大國合作,設定各國的碳排放目標并督促各國堅決執行。
(2)構建清潔高效、科學合理的安全能源體系。加快對風力、水電、太陽能等新清潔能源的開發與應用,突破科技難題,點亮新能源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樹。
(3)合理調整減碳方式,加強宣傳教育。在限電限水時積極考慮群眾實際生活,如錯峰調整等,盡量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;同時利用新媒體、社區宣傳等方式加強對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重要性的宣傳,爭取群眾理解,培養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與方式。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歡迎關注(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)
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11-22
11-19
11-18
11-16
11-08
11-03
11-22
11-22
11-22
11-22
11-22
11-22
11-22
11-22
11-22
11-19
11-19
11-19
11-19
11-19
11-19
11-19
11-19
11-19